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53篇
经济学   882篇
综合类   57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79篇
经济概况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自然保护地历经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部门主导、保护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对机构改革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契机,传统规划的经验积累为新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通过回溯机构改革前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对比分析其规划结构体系,并从人地关系视角切入,分析各类规划针对保护对象、保护利用强度,以及社会发展调控上的差异,总结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既有经验,为新时期规划体系的重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2.
在通常的风景园林书籍中,未曾明确将人及其活动列入景观设计的要素。喜欢观看他人及被人观看是人的本性之一。明确提出并论述应将人及其活动列入景观及景观设计之要素的必要性。在风景园林等景观场所的规划设计中,将人及其活动作为景观要素之一加以考虑,必将进一步拓宽景观规划设计的视野,增加其维度,有助于提升景观设计的水平,使所设计的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留住乡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3.
基于卡普兰复愈性环境理论,运用脑机接口设备、智能腕带传感器等无线生理指标检测技术,测试大学生被试人群在沉浸式虚拟现实(VR)情境下,对4种复愈性环境及城市环境在注意力恢复和压力减轻方面的反应及其作用强度,获得被试在不同环境中脑电、心率、肌电的客观生理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被试在复愈性环境中较城市环境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其中具有逃离性和迷人性特征的自然环境,复愈效果最为明显;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观赏城市环境图片也具有一定的复愈效果。  相似文献   
34.
以常德市柏子园汇水片区为例,运用水力模型工 具,探讨在老城区现有末端生态雨水机埠情形下,通过优化设 置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和管网改造工程,从源头解决机埠合 流制溢流(CSO)污染的效果和可行性。根据棚户区较多、绿 地率少、土壤渗透性差、项目实施难度大等情况,进行项目方 案布置和LID措施选择;根据现状管网特征,进行近远期管网 改造方案和源头截流措施选择。采用典型年降雨数据进行连续 模拟,分析评估在老旧城区增设源头控制设施和中途管网改造 对既定末端机埠溢流水量及溢流频次的控制效果,并通过情景 方案比选,得出在现有土地使用条件下的最优海绵改造方案, 以期为类似合流制特点的区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目的]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发展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包括20个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基于2007—201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湖南省乡村建设水平进行定量化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乡村建设对乡村景观影响的利弊。[结果]湖南省乡村建设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呈现显著的递增趋势,由2007年的0177提高到2017年的0692。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提升,但生态发展状况波动较大,虽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仍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景观的规划提供了经济支持,改善了乡村景观基本硬件设施条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乡村景观的形式内容,推动了乡村景观的建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和对乡村景观的蚕食。[结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理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6.
城市自生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与潜力,但因其外貌不被公众所接受而难以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将群落生态学和设计学相结合,探索一种介入栽培植物对城市自生群落进行改良,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植物群落的途径。实验以植物群落设计美学原理和种间竞争原理为依据,向已经演替1年的城市自生群落中引入63种栽培植物,按照分层的方式对群落进行改良。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有61.9%的栽培植物可以在城市自生群落中定居并建立优势,能对76.7%的自生植物起到抑制作用,使55.8%的自生植物消失。相比城市自生群落,改良后的群落美观度提高29.4%,公众接受度提高24%,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提高至2.29倍。相比一般的人工植物群落,改良后的群落可以节约58.2%的建植成本,降低83.9%的浇水成本和67.8%的除草成本。实验证明改良设计是一种可行的群落设计途径,能有效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美学价值,同时让自然参与群落设计过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作。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内及周边村民生活生产区共57处土壤进行实测与问卷调查,运用IPA分析方法,从村民景观生态感知角度出发,探讨村民对周边垃圾填埋场实际景观生态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村民景观生态感知的重要因素,得出景观生态满意度模型。对影响景观生态感知因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进行测量,同时生成IPA表现值与期望值,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土壤实验结论,运用景观生态恢复技术,对垃圾填埋场的景观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关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上海近30年的气候因子汇总分析,结合对上 海世博公园主要绿化树种生长状况调查和年度生物量计算,通 过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极端高低温、强风和暴雨等5个气候 因子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因子严重阻碍 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成为障碍因子。经过10年的绿化实践验 证,上海世博公园对骨干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群落 结构较为稳定,且气候障碍因子对乡土树种的影响较小。在引 种外来树种时,采用气候相似植物区系法,结合植物耐寒、耐 热带图,把种源地划分为2个气候带和3个植物区系,并确定了 最南引种线,成功引种了红花槭等20种观花色叶乔木树种。  相似文献   
39.
张支南  浦正宁  李明 《技术经济》2020,39(5):116-124
为考察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基于2000—2014年全球102个经济体相关数据,探究了全球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贸易深化了国际垂直型分工,显著提升了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侧面反映出服务业也在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于发展中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受其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Farmland abandonment and the decline of livestock activ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mountains have resulted in dramatic landscape changes, including the generalized expansion of shrublands and forests, and 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old cultural landscapes. This process has a variety of consequences from ec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points of view, as well 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d management and public awareness. An intense debate currently surrounds the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of rewilding (the process of passively allowing woody encroachment, as well as the reintroduction of large mammals) as an opportunity for enhancing biodiversity and restoring original landscapes after centuries of human activity vers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ctivities leading to the recovery of degraded ecosystems, including clearing and light human activity). There is no clear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and functioning within an ecosystem.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can be seen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pressure 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total farmland abandonment is not always the best alternative, particularly when local inhabitants aim to sustain themselves using local resources. Many geographers and ecologists consider that extensive stockbreeding in a partially open landscape is a rational way to (i) improve landscape organization, (ii) increase flows and turnover within the ecosystems, (iii)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benefit from a relatively light human presence, and (iv) reduce wildfire risk. However, it has proven challenging for land managers and stockbreeders to clear the best old abandoned fields and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balanced landscape that combines forests, shrublands and open lands. Private landowner involvement and support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is crucial for both funding and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benefits. The best old fields should be cleared in the context of high-resolution knowledge of the topography, grassland characteristics, grassland cycles and livestock management. Such efforts are likely to be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compatibility between light human activity and increases in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for many marginal mountains, where land abandonment and general forest/shrub recovery are the inevitable tendencies.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contrasting positions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regarding the rewilding 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ountain landscapes, and briefly highlights some experiences in which intentional clearing of old abandoned fields has benefited stockbreeding, biodiversity, runoff generation and wildfire risks. Notably, we describe a sub-Mediterranean valley of the Iberian Range, Northern Spain, as an example. In the long term, we find that the intentional clearing of the best old fields allows the slow organization of a final landscape that will be more useful for local inhabitants, thereby helping to reverse human depopulation in these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